2018年,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。2018年审计项目安排的总体思路是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按照全国、全省审计工作会议部署,围绕市委、市政府的中心工作,坚持服务改革发展大局,紧扣高质量发展,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更好发挥审计职能作用。着力打造审计服务中心工程、审计改革创新工程、审计作风建设工程、审计质效工程、审计统筹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,坚持抓作风、抓规范、抓质效,力争实现审计工作全市有新作为、全省有新地位、全国有新影响,为推动我市各项决策和工作全面落地见效,服务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点城市,为复兴大武汉和“三化”大武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。
一是政策落实跟踪审计。以推动中央、省、市重大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,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、各项改革顺利推进为目标,推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、精准脱贫、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,深入揭示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,及时反映和查处不作为、慢作为、假作为、乱作为等问题,同时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,着力推进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。
二是财政审计。以推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建立规范透明、标准科学、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为目标,重点关注2017年度市本级财政预算编制、组织、执行和决算草案相关总体情况和全市市直部门(单位)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,跟踪了解201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,促进市级预算精细化、规范化管理,加大预算刚性约束,强化法规政策执行,推动创新发展。
三是民生审计。按照审计署、审计厅的要求,把改善民生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,着眼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,加大对安居住房、社会保障、社区治理等领域的审计力度。今年,组织对保障性安居工程、助残资金、物业管理经费等开展审计。突出对民生资金的分配、拨付、使用等关键环节监督,紧盯资金流向,向最末端延伸,揭露查处滞留少拨、挤占挪用、虚报冒领等问题。关注“红色物业”推进情况,促进物业管理专业化、规范化,推动解决托管弃管老旧社区管理问题,当好群众利益维护者。
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。以规范政府投资管理、促进提升项目投资绩效、推动项目廉洁高效建设为目标,重点关注项目审批程序、环保政策落实、工程项目管理、建设资金管理使用、投资成本控制等环节,促进资金规范使用,推动项目建设进度。
五是自然资源资产审计。以完善长江武汉段的水污染防治和其他自然资源环境保护,实现污染防治取得成效为目标,重点审查贯彻执行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情况,履行监督责任。摸清部分区域水污染防治政策落实、目标任务完成、重点资金、项目实施等情况,揭示水污染防治政策不落实、目标任务未完成、水污染资金管理及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风险隐患,推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解决,以问题倒逼环境整治,推动绿色发展。
六是企业审计。围绕市委、市政府经济中心工作,摸清国资整体状况,揭示国资运营风险,促进完善国资管理和监管制度体系,助推各项改革政策和措施贯彻执行,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,提高国有经济整体实力;以贯彻落实国家金融政策法规为主线,以财务收支、信贷资产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为基础,以大数据审计为平台,促进地方商业银行科学健康发展;对国有企业资产、负债、损益的真实性、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,促使企业遵守国家财经规章制度,企业深化改革、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。
七是经济责任审计。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,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,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,以促进部门、单位科学发展和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,廉洁用权,干净干事为目标,以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事项,“权力行使”和“责任担当”为主线,以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、合法、效益为基础,重点关注领导干部执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,重大改革任务推进、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,对所属单位监管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以及领导干部本人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方面的内容,促进领导干部守法、守规、守纪、尽责。
2018年,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。2018年审计项目安排的总体思路是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按照全国、全省审计工作会议部署,围绕市委、市政府的中心工作,坚持服务改革发展大局,紧扣高质量发展,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更好发挥审计职能作用。着力打造审计服务中心工程、审计改革创新工程、审计作风建设工程、审计质效工程、审计统筹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,坚持抓作风、抓规范、抓质效,力争实现审计工作全市有新作为、全省有新地位、全国有新影响,为推动我市各项决策和工作全面落地见效,服务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点城市,为复兴大武汉和“三化”大武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。
一是政策落实跟踪审计。以推动中央、省、市重大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,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、各项改革顺利推进为目标,推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、精准脱贫、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,深入揭示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,及时反映和查处不作为、慢作为、假作为、乱作为等问题,同时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,着力推进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。
二是财政审计。以推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建立规范透明、标准科学、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为目标,重点关注2017年度市本级财政预算编制、组织、执行和决算草案相关总体情况和全市市直部门(单位)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,跟踪了解201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,促进市级预算精细化、规范化管理,加大预算刚性约束,强化法规政策执行,推动创新发展。
三是民生审计。按照审计署、审计厅的要求,把改善民生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,着眼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,加大对安居住房、社会保障、社区治理等领域的审计力度。今年,组织对保障性安居工程、助残资金、物业管理经费等开展审计。突出对民生资金的分配、拨付、使用等关键环节监督,紧盯资金流向,向最末端延伸,揭露查处滞留少拨、挤占挪用、虚报冒领等问题。关注“红色物业”推进情况,促进物业管理专业化、规范化,推动解决托管弃管老旧社区管理问题,当好群众利益维护者。
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。以规范政府投资管理、促进提升项目投资绩效、推动项目廉洁高效建设为目标,重点关注项目审批程序、环保政策落实、工程项目管理、建设资金管理使用、投资成本控制等环节,促进资金规范使用,推动项目建设进度。
五是自然资源资产审计。以完善长江武汉段的水污染防治和其他自然资源环境保护,实现污染防治取得成效为目标,重点审查贯彻执行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情况,履行监督责任。摸清部分区域水污染防治政策落实、目标任务完成、重点资金、项目实施等情况,揭示水污染防治政策不落实、目标任务未完成、水污染资金管理及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风险隐患,推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解决,以问题倒逼环境整治,推动绿色发展。
六是企业审计。围绕市委、市政府经济中心工作,摸清国资整体状况,揭示国资运营风险,促进完善国资管理和监管制度体系,助推各项改革政策和措施贯彻执行,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,提高国有经济整体实力;以贯彻落实国家金融政策法规为主线,以财务收支、信贷资产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为基础,以大数据审计为平台,促进地方商业银行科学健康发展;对国有企业资产、负债、损益的真实性、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,促使企业遵守国家财经规章制度,企业深化改革、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。
七是经济责任审计。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,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,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,以促进部门、单位科学发展和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,廉洁用权,干净干事为目标,以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事项,“权力行使”和“责任担当”为主线,以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、合法、效益为基础,重点关注领导干部执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,重大改革任务推进、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,对所属单位监管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以及领导干部本人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方面的内容,促进领导干部守法、守规、守纪、尽责。